不眠巅峰夜——9月9日帕胡德上海10年长笛音乐会庆典记 “百人长笛奏响庆典之声,经典回顾难忘永恒旋律;名家名人巅峰演绎音乐传奇,帕胡德谱十年上海情深意长 ——题记
2014年【伟大的时刻】当代长笛之王——帕胡德独奏音乐会盛况在我们脑海里还未离远,帕胡德伟大的笛声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未散去,帕胡德与何声奇二雄争艳景象在我们口中还未停息,帕胡德又在今年的9月9日晚上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烂璀璨的不眠之夜,所有的长笛人欢聚庆祝,庆祝这个超越古典、超越乐器、唯有音乐与人的合一、追求完美的快乐,庆祝这个值得一生去纪念的经典时刻。
“2015巅峰再现——帕胡德十年情系上海·长笛庆典音乐会”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盛大和空前,历时3小时之久的长笛专场演出,深化了以往的演出形式;音乐会分为“未来之星”、“经典回顾”、“巅峰再现”三大板块,邀请到了海内外一线知名的华人演奏家,还有深受帕胡德影响的上海乃至全国的百余位长笛师生、爱好者同台,更有帕胡德本人带来的长笛巨作首演,一场饕餮的视听盛宴,充分的展示了帕胡德与上海的十年情谊,俨然成为了古典音乐会中闪闪发光的珍宝。
9月9日下午2:00,帕胡德与参加音乐会的所有演奏家准时进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进行紧张严谨的彩排工作,大家为了确保晚上音乐会的精彩,为了给每一位真心喜爱帕胡德和对长笛支持的观众一份最难忘的回忆,为了让十周年的庆典既与众不同又品质至上,都以最投入最专注的态度追求每一个细节。无论从视觉上舞台的布置,还是听觉上观众2000个位置的音响平衡;无论是新和中学长笛乐团和百人长笛演奏舞台上的精准和还是上下场的合理安排;无论是乐曲本身的微妙处理变化增强可听性,还是不同曲目服装搭配的画面感……我们看到的是精益求精,我们看到的是绝对投入和专业(透露一个花絮:帕胡德晚上音乐会穿的演出服,是当天上午在浦东陆家嘴国金中心现购的价值3万元的名牌演出服装,显示对这场音乐会的特别重视)。
百人乐团是这次庆典音乐会上半场中的一个亮点,160名大大小小的长笛手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吹响《命运之力》的场面尤为雄伟壮观而绚丽灿烂!而且他们当中还站着一位世界顶尖长笛大师帕胡德,这对每一位舞台上的演奏者来说,是意外,是梦想,是永远的难忘,是一生的记忆和自豪,是不朽的鼓舞。在这些人中,最小的演奏者只有7岁8岁,还有许多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全程参与排练和演出的长笛痴咖,对他们来说,能站上这样的舞台,能与帕胡德一起吹长笛,是一生当中的梦想,是一生都可以激动和骄傲的事,是多少人有梦想却不能实现的事。帕胡德上台与160人一起吹奏,显示了音乐大师的胸怀和责任感,显示了大师为何是大师的真谛。百人长笛乐团在何声奇教授的指挥下,在帕胡德的引领下,如同一支整齐的部队,在快速的节奏和复杂的音符中穿梭,在时而激昂时而悠扬的旋律里自由旋转,在错综交织的声部和耐人寻味的和声里奏响属于未来之星的篇章。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快乐,这是长笛带来的,这是帕胡德带来的最单纯质朴也是最直接的快乐,是何声奇教授精心策划设计而实现的梦想!
随后,年轻美丽的长笛精灵周佳音、澳门交响乐团长笛首席翁斯贝、台湾著名长笛演奏家黄贞瑛分别为我们带来了帕胡德10年5次在上海举办音乐会中的经典曲目,这是用我们的诚意和表达在向经典与永恒致敬。一曲《茶花女》妖娆华丽的旋律让人浮想联翩,不由进入到小仲马的文学原著中找寻印迹;一首《里诺圣歌》以律动强烈的舞蹈节奏和慢板的悲歌旋律交织,展现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冲击,以示长笛非凡的表现力;《探戈的历史》则在悠扬的吉他声中长笛缓缓的倾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听似慵懒的曲调却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长笛和吉他时而呼应时而独白,渲染出浓烈的探戈色彩和快乐的舞蹈气氛,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音乐体验。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在全场的惊叹和欢呼声中登场,何声奇老师领衔一席中装的长笛演奏家们以重奏的形式表演由何声奇的老师方定昊先生改编的脍炙人口的中国经典名作京曲《打虎上山》,帕胡德更是意外中的意外出场吹奏低音长笛声部,真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此曲运用大量快速的双吐技巧和节奏变化紧紧抓住每一位听众的心,全曲气势磅礴、节奏鲜明,高难度技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侦查员杨子荣在深入土匪巢穴之前对胜利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以及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这一中国传统曲目的出现,也是帕胡德希望与要求的,为此他还主动要求加入吹奏,他认为长笛的音乐应该是多元化和世界性的,于是何声奇教授的巧妙构思也让整场音乐会有了画龙点睛的神来之曲。
如果说上半场是对这十年来的回顾与致敬,那么下半场就像打开了另一扇崭新的大门,巅峰再现,这是又一次对未来更多可能性的展望和突破。帕胡德用全新的三首曲目让我们听到世界顶级一流的长笛大师最专业的诠释,跨越巴洛克、浪漫主义、21世纪现代音乐三个时期,运用长笛、大提琴、钢琴三重奏演绎韦伯的浪漫情怀、长笛无伴奏独奏演绎巴赫的古典神圣,无伴奏独奏“超越”,新现代技法演绎先锋派长笛的艰深和非凡。3种不同的音乐体裁形式,每一首都那么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可见他的艺术功力之深邃。随后帕胡德与周佳音、翁斯贝、林薏蕙四人一同演奏的库劳长笛四重奏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长笛的音程和声与色彩,什么才是游刃有余;极具变化的速度和旋律让整首曲子丰富而有内涵,让台下的每一位观众热情高涨。
音乐会的尾声,不得不说的就是帕胡德又再次力邀何声奇教授上演一首惊人二重奏,一曲多普勒兄弟的“行板与回旋”,在二位胜似兄弟的高手音乐神往之中,给观众带来激动与惊奇,两人的默契和投入让彼此不分伯仲,好像双胞胎一般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交流,每一次呼吸,每一句乐句的传递,每一个音符的碰撞,每一个眼神的呼应,所有的情感情谊都融化在曼妙的音乐里,有的就是环绕在音乐厅里经典的旋律和无与伦比的笛声,有的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以及潮水般涌来的呐喊和叫好,有的就是听者心中难抑的感动和钦佩;相信这样的神话还能维持很久很久,相信这样的情谊和缘分是值得一辈子珍惜拥有的……
三小时之久的庆典音乐会让人难以平静,这样空前的盛况是难以忘怀的,音乐会结束后帕胡德的粉丝们早早守候在音乐厅外排起了长队,只为和这个长笛神话再一次近距离的面对面,表达最真诚的感谢和尊敬。帕胡德是传奇,是经典,是奇迹,是神话;帕胡德又是我们的幸运和幸福,是我们的至交和挚友,帕胡德好像是我们的隔壁邻居;帕胡德带给我们的早就超越了长笛本身,意义非凡,今夜真的是一个巅峰的不眠之夜。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是不需要过多装饰的,是不用刻意经营的,是纯粹的来自心灵深处最纯净的沟通。帕胡德与上海的十年情缘,与何声奇老师非同一般的十年情谊,是音乐世界里的奇观、是现代长笛史上难能可贵的珍藏,无与伦比,无可替代,更无可复制!
|